能和高樓大廈重量相等的不是配重物,而是塔吊司機的腦袋
建筑材料價格持續上漲,未停工的施工企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,為了盡快達到交房期甲乙雙方配合下共同努力施工。如果材料繼續上漲施工企業結算完就沒錢賺甚至虧損,在這樣的條件下施工企業申請甲方承擔一部分費用。
合同約定固定單價合同
招投標階段甲方一般采用固定單價合同,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包死不作調整。
參照《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-2013》第9.8.2條“承包人采購材料和工程設備的,應在合同中約定主要材料、工程設備價格變化的范圍或幅度;當沒有約定時,且材料、工程設備單價變化超過5%時,超過部分的價格應按照本規范附錄A的方法計算調整材料、工程設備費?!碑斎挥行┓康禺a開發管理人員會無視這一條規定,為了減少結算時的爭議也為了更加節省管理流程,把綜合單價固定單價改成無論如何都不得調整價格。
無論如何都不調整綜合單價的合同,施工企業面臨當前形式下如何改變現狀實現盈利呢?當然不能通過戰爭和解除合同來保持自己的只盈不虧。首先,尊重合約精神不得棄約,考慮雙方共贏為目標。面對眼前的局勢通過法律法規通過談判找到突破口,讓利的基礎上把企業利益放在首位?!霸摳筛稍撍闼恪币粋€農民工朋友提出口號,看似簡單也有著深厚的意義,工程一旦停工索賠,事情會僵持不前損失雙方利益。該算賬還要算的,通過雙方讓利共贏才是最好的結算。
找到法律法規的有力證據說服對方
有力證據當然必須得有行業經驗的人去尋找,專業的角度判斷證據的說服力。
依據最高院《合同法司法解釋(二)》第二十六條“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、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,繼續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,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,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,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?!边@一條法規有兩個方向性可執行“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”,施工企業在施工中無法承受的風險當然可以通過法律保護自己。請求人民法院變更合同,當然不如直接找當事人先談判,同意調整價格是上策不費大力搞定了。請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,顯然工程施工了一半停止另一半沒施工的利潤也得不到,如果實在行不通只能這樣做。
施工企業拿著法規條款找到甲方談判,事情本身就是大家共同風險,合同有違法律法規的地方,坐到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后期合作還是長久的,事情鬧起來雙方損失更大。
共同承擔風險談判的結算
共同承擔風險,得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承擔多少錢,有多少承受能力,事情能定下來不能,如何做到最好呢?
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-2013》第9.8.2條約定“漲價5%以上,調整超出的價格”,那么首先得知道超出5%了,收集大量證據證明。證明采購價格超出了5%,還得求出采購時的數量才能求出結果,這得有說服力的方法證明。拿到材料采購批次及數量、施工進度及計劃表來確定數量的多少。
所有的材料價格每個供應商供給的價都不相同,這就得找到平均值或雙方可接受的價格為證據。收集的資料有工程造價信息價格、地方交易公布價格,參考這兩個雙方認可的價格確定采購價格的合理性。
共同承擔風險的計算分配多種材料都要調整,調整完了材料價格還在不斷變化,工程施工還沒有結束后面還要漲,怎么調整合情合理是雙方爭議的焦點。
采用價格指數調整價格差額,能節省時間省去很多調查的結算和不確定因素。也可以采用造價信息調整價格差額,但造價信息公布出來的價格是市場上其它材料占多數,本工程中的材料只有信息公布的半數都不到所以不采用該計算方法。采用價格指數調整價格差額更接近實際發生,雙方接受情況也比較認可。還未施工的材料供應先考慮定在現在價格,工程完成后結算按實際調整就可以。
甲乙雙方確認事實
先申請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,確定下來已經發生的價格進行調整,等結算時按這樣的方法結算,雙方也會比較滿意的。
先認事,后認價,再結算。談完這三步后,得有雙方的意見資料確定,做成一個申請書雙方簽字認可,未知要發生的事情按雙方認可的辦法確定就可以了。
施工企業經營理念
化干戈為玉帛,慮遠見成大業。失去了淘金的機會改變思路挖到了銀子,不能兩手空空坐等著。
成本經營理念就是保持企業運轉的情況下賺到錢,避開風險是上策,解決爭議是中策,承擔責任是下策。
轉自:河南省工程管理咨詢聯盟